触摸民主脉搏——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学子参观石家庄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
触摸民主脉搏——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学子参观石家庄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
为纪念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76周年,深入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实践要求,河北外国语学院德法语言学院组织大学生代表,走进石家庄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回溯地方人大发展历程中,感悟制度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陈列展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石家庄人大从诞生到发展的光辉历程。珍贵文物、详实史料、生动影像,串联起“人民当家作主”在这片土地的实践轨迹。同学们驻足于“首届人大会议场景还原”前,聆听讲解,了解当年代表履职、共商民生的故事,深刻体会“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生根,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凝聚的民意与力量。
一件件泛黄的文件、手稿,无声诉说着民主法治的实践历程。关乎民生的《物业管理条例》、守护生态的法规草案,生动诠释“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同学们结合日常经历,热议法律如何保障生活权益。
人大监督工作档案、代表建议办理记录,则让人民看到民生工程从民意到落地的全过程。老旧小区改造、教育资源均衡等民生议题的推进,让同学们真切理解人大制度“接地气、连民心”的关键作用,制度自信在交流中不断深化。
研学不止于“看”,更落脚于“思”与“行”。在“历史与青年”主题研讨环节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讨论。学院教师全程参与研讨,引导学生将专业特长与民主实践深度融合。青年学子对新时代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真正实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此次学习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德法语言学院学子在触摸地方人大历史中,读懂制度优势、坚定理想信念,以青春之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民主法治的种子,在青春沃土里扎根生长,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