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反诈警钟,切除校园毒瘤—谨防诈骗,新生入学第一课
敲响反诈警钟,切除校园毒瘤—谨防诈骗,新生入学第一课
在这碧空如洗,凉爽舒适的金秋十月,我们应约相聚河外校园,这是大家梦想的起点和基石。然而也是校园诈骗案件发生的高发期,因此我校与警方相配合,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力求从根源处阻断诈骗案件发生。
近年来,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各类骗局设计花样繁多,令人难以防范,据最新数据显示在网络诈骗案中被骗概率最高的正是高度依赖互联网的青年团体。为谨防诈骗案件出现在河外校园内,我校在各学院新生报到处、缴费处、物资领取处、宿舍楼等小萌新们经过的地方,提前放置反诈骗告知牌,以灵动的插画,活跃的文字吸引同学们在排队等待之际,阅读浏览,深入防诈骗氛围。此外在学校发送录取通知书时,也将“学生安全须知”等信件一并放置在信封中,让同学们在家就可以学到学院的“开学第一课”。
不仅如此,假期期间我校就多次发布公告,即从未授权任何人建立各种形式的QQ群、微信群。更是严肃警告一些打着我校旗号发布不实消息、病毒链接、刷单、校园贷等诈骗信息的“有心人”。
步入校园之后,很多小萌新都会有兼职打工的想法,而在这期间更要严谨避免误入“刷单”“打字员”等骗局。大学期间要学会合理理财,量入为出,理性消费,避免被所谓零抵押、零担保、低利息、低门槛的“校园贷”洗脑。
四不,即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转账、不汇款;不要将自己的个人隐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外出。
四要,即要经常与父母联系,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家长;要与家长约定好汇款条件、方式,避免家长草率汇款;要多看、多听、多学习防诈骗的知识;在外要始终保持通信畅通,如果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处置。
希望通过学校不间断的反诈骗宣传工作,同学们能进一步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将反诈知识带入生活,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