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腊八节吧!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起初是祭祀祖先,后佛教传入中原,受其影响,腊八开始佛教化。传说释迦牟尼成道日为腊月初八,这天,佛教信徒要举行纪念活动。各寺院都要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佛粥”。随着佛教的兴盛,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喝腊八粥】
腊八粥其实是一种宗教节日美食,意为佛粥。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部分地区还有施粥的风俗,腊八当天只要有乞讨者上门,就要为了积德而舍饭。
【做腊八蒜】
腊八蒜最早和收账有关。商家会在腊八这天清点账目,俗称“腊八算”,债主也会在这天给欠债的人家送去账单,同时一起送些“腊八蒜”,暗示该算账了。后来腊八蒜才演变成民间美食。
【驱灾避病】
来源于“大傩(nuó)”,是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山东一些地区,会用荞麦面、菜叶、朱砂和兔子血混合煮熟称丸状,让小孩子吃了,谓之“解毒”;有的地区则会给女孩穿耳眼,谚语称“腊八腊八,穿耳不发”。
【祭祀】
汉代的腊八节就像现在的除夕一样重要。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祖先和神灵,表达人们对过去一年里保佑自己的祖先和神灵的感谢,也希望新的一年可以继续得到他们的庇佑。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腊八节的古诗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农历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过了腊八就是年,新的一年祝大家诸事“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