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与冬奥同行】你们是冬奥会最温暖的那束光
【德法与冬奥同行】你们是冬奥会最温暖的那束光
在全球疫情阴晴不定的大环境下,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冬奥会,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期待。为保障冬奥会在各方面的顺利进行,招募志愿者,河北外国语学院特为此次盛会培养众多优秀志愿者,让我们一起来扑捉他们的故事。
来自德法语言学院20德本2班的邢禄同学是石景山的一名志愿者。身为志愿者的邢禄同学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好,请停车接受安检,打开前机盖、后备箱、油箱盖,熄火下车,谢谢配合。”
从学校开始招募冬奥会志愿者开始,邢禄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经过层层选拔,日复一日的训练,很荣幸的成为了2022年冬奥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在谈到工作感想的时候说:“虽然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句话,但是一想到我的任务是保障冬奥的顺利召开,我便不觉得这句话是那么索然无味了。事实证明参加志愿者这一选择是我做出的正确选择,通过志愿者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参加冬奥志愿者活动,不仅锻炼了我自己,也是人生历程中浓墨淡彩的一笔。同时还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赛场上用的摄像机,都是超高速摄像机,不让那些爱搞小动作的运动员可乘之机,给其他运动员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来自德法语言学院20德本2班的张雅萱同学是延庆赛区的一名志愿者。眨眼间,2022年冬奥会即将开始,在过去的十几天中,她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艰辛,快乐和那份责任感所带来的动力。
冬残奥会准备活动举办期间,他们仍然坚守岗位,顶着寒风,上着漫长的夜班,检查来来往往的外国人,这体现了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体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的光荣传统。张雅萱也常常想象“冬奥会到来的那一刻,五湖四海的朋友都将在北京相聚,我们这群志愿者将用微笑迎接,用真诚欢迎,尽地主之谊,让来客感到热情与友爱,让他们享受这片圣地的快乐!我们每一位志愿者一定会坚守自己的岗位,直到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圆满结束,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2022年奥运会主办方的志愿者们应尽的义务。”
此外为冬奥盛会付出的还有德法语言学院20法本一班的张曼,张曼同学身为本次冬奥会的一名安检执机员,在x光机的显示屏前观察入场人员的包内物品。今天是2022年2月9日,距离冬奥会开始已经有五天了,虽然已经习惯了冬奥会的紧张刺激了,但是她每天依旧元气满满的参加的工作,认真仔细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利用工作结束后仅有的休息时间来关注冬奥会赛事。
张曼同学所在的场地接受安检大多数都是公交车司机,他们负责每天接送国内外记者和运动员,所以他们的安全也十分重要。尽管司机师傅们的包里出现最多的都是打火机,但她还是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尽管有很多司机师傅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带打火机她还是耐心劝导他们打火机属于危险品。
这份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张曼说:“有一天一位场馆内的保洁阿姨携带了一把长约16厘米的水果刀,在我们的劝导下,阿姨把水果刀交给了我们,最终水果刀被赛区民警带走了。”这就是她的日常工作,虽然每天都是一样的工作内容,但是作为保障冬奥安全的志愿者,她义不容辞。
一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取决于组委会的精心筹备,更归功于东道主人民的积极参与。相信德法学子只求付出,不问回报的志愿精神将鼓舞我们,德法学子定将一起走向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