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与冬奥同行】微光成炬,向光而行
【德法与冬奥同行】微光成炬,向光而行
志愿者,用平凡书写伟大的一个群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曾这样评价志愿者:“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14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即将出现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他们会用灿烂的笑容、勤勉的行动,向世界传播和平与友善,展示最美中国形象。
来自20法本6班的郭梓越同学早在2015年是心中便埋下了志愿的种子,自从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郭梓越同学心中就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争取成为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虽然不能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但是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尽自己的微薄力量。郭梓越开始关注学习冬奥相关知识,时刻准备着能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积极向身边的学生、家人讲述冬奥的故事,盼望着有一天,能在冬奥会赛场,进行志愿服务。
得知冬奥会招募志愿者时,郭梓越心中无比激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年龄是否符合要求,当一切得到肯定,成功报名冬奥会志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父亲也从刚开始知道消息的反对,到后来的支持,“我很开心也很激动!在学校老师、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的支持下,我站在了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的前线上!”
2月份的测试活动中,郭梓越每天凌晨4点起床,七点到达场馆,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大跳台环内工作,郭梓越每天熟练地在集群点名,认真聆听、记录重要信息,并迅速挑出重要的事件整理上报。有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积极配合领导与队长的工作。工作时间之外也经常在驻地酒店帮助队长搬发物资,帮助队长完成一些体力工作。“我认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尽管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正是在志愿服务中的这些互帮互助,让我更深刻的理解志愿精神,践行志愿精神。”
来自德法语言学院20法本六班的刘天宇同学在学校的号召下主动投身于冬奥志愿活动中,用自己的青春与激情为冬奥盛会增光添彩。从一开始的“新手小白”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她变得越来越自立自强,带着一颗炽热的心为冬奥奉献自我,“我非常荣幸地加入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有机会与我热爱的冬奥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感,是我不断付出和奉献的动力。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未曾体会到的困难,有晚班的难熬,早班起床的挣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逐渐适应了志愿者工作。在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了祖国给予我们强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我更加坚定的完成志愿者任务。在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也希望我的青春理想在冬奥志愿服务工作中闪光!”正是有无数像刘天宇同学一样的志愿者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才一点一滴汇聚成了服务冬奥的磅礴力量。在冬奥舞台上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独特风采。
在这场冰雪盛会中,20法本六班的马卓豪同学在听到号召时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冬奥志愿者的行列。问起他在冬奥会中得到的感悟与心得时,他是这样说的:“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志愿者不平凡,不平凡的内心,不平凡的精神。志愿者是快乐的凡人,也是人间的天使,而我正是其中一名快乐者,也是一名志愿者。”2022年对于我们来说与众不同而且意义重大。
许多人会问参加志愿服务到底图的是什么,对马卓豪而言,当听到服务对象的一句谢谢,就实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青年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光,应积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以不懈的追求、辛勤的汗水演绎青春,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这两年做过无数的志愿者让他明白做好志愿服务一定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要有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的奉献精神,要有矢志不渝的坚持。“当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信条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成为香飘满园的和谐家园。为了这个理想,会努力做出我的贡献。我为身为一名志愿者而自豪!”
从马卓豪的话语中,我们明白了他作为志愿者服务大众的快乐与自豪,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马卓豪同学的经历与感悟想必会让我们河外的莘莘学子从中感悟良多,最后祝愿冬奥健儿们在冬奥赛场上再接再厉、勇夺桂冠!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他人方便,这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最好注脚,也是对河外精神最美的诠释。